- 由於新制身心障礙輔具補助辦法才上路不到兩個月,其實很多社會課辦理窗口本身都還搞不清楚辦理程序,更別說民眾,因此有些縣市德政,提供緩衝期,像台北市在今年年底以前,仍可用舊制辦理,當然民眾也可照新制來辦,成人一邊助聽器最多補助3500,兩邊補助7000。
- 2012新制身心障礙輔具補助辦法似乎對於兒童及學生補助的金額較多,卻對成人及銀髮族補助的金額較低,可能預算有限,不想浪費資源,但身為家中有三個65歲以上助聽器使用者的我來說,當然不是一件可喜之事。
- 新制當中的優點是申請者去醫院接受評估檢測式免費的。以往要申請補助,申請者前往醫院掛號開立輔具報告書或評估檢測表等等的,都需自己付費,到台大,馬偕,長庚,榮總或耕莘醫院,不僅費用較高,在檢查上也較受到刁難(我的個人經驗,及朋友申請過的經驗),新制在檢查費用上的減免,是令人可喜之處。需要辦理助聽器補助,戶籍在台北市的大家,可到市立忠孝,仁愛或和平醫院申請評估表等補助相關文件。
- 以前前往醫院申請補助相關文件,如果我們使用或購買的助聽器不是向其醫生或聽力師推薦的商家購買的,會受到刁難,例如故意讓你評估不通過,或多拖一些日子才審核你的評估等等,很令人詬病!我不之到這些醫生或聽力師專業人員為什麼這樣行事,可能是收了合作助聽器廠商佣金,這些與醫師/及聽力師合作的廠商,多半也在齊醫院設點販賣。希望新制的實施,能杜絕這樣的弊端!
歐盟國家聽力障礙的基本狀況
國際科研報告《聽力障礙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負擔》1)數據表明,16%的歐盟成年居民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根據2005年發布的RNID2)報告,在歐洲約有8千萬人口存在聽力問題。由於聽力損失及耳鳴造成的生產力降低、特殊教育支出還有醫療救治費用等引發的經濟損失,據估計高達920億歐元/每年。即使實際發生的數字只是估計的一半,給聽障人士進行的助聽器驗配所花費的數字也遠遠低於這個水平。歐盟對聽力障礙人士進行的一項干預成本效益的研究表明,對聽障人士加強干預後的成本效益比高達264.89%。
歐盟各國助聽器政府補貼報銷政策
歐盟大部分國家實行了政府覆蓋的助聽器供應以及補貼報銷政策3),由於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和醫療保障體系,助聽器很早就進入醫療保障系統,助聽器電池以及聽力檢查還有相關驗配服務的費用很早就由政府負擔。一般而言,歐盟國家的助聽器驗配有兩個渠道:1)公立醫院;2)私人驗配中心。這兩個渠道的助聽器的供應、報銷給付標準還有等候時間都不一樣。
德國出台的聯邦社會法令,強調每個公民都被賦予必要的和足夠的聽力保健的權利。助聽器的補貼由健康保險支付。政府供應的助聽器有三類:mono-canal ITE, canal with AGC, Multi-Channel。每一類的助聽器的補貼金額都是固定的。最少470歐元,最多530歐元。驗配師要確保助聽器5年的使用,包括服務以及耳膜的製作。 60~70%的用戶會使用全額政府補貼來為自己選配助聽器,助聽器驗配服務不需等候。每5年一個週期內,政府還會補貼195歐元用於相關的後續服務。兒童的助聽器驗配也是由公立醫院完成的。 2002年,德國議會的127個議員進行了聽力檢查,發現42%有中度到重度的聽力損失。年齡在40歲以上的議員們可能由於聽力問題,極大的影響日常的交流溝通。基於這一調查,德國議會決定加大對聽力問題的關注,並提高公眾的聽力保健意識。
愛爾蘭執行的是配給券制度,每張券價值助聽器價格的一半,最高金額可達到700歐元/每台。部分助聽器還可以用來抵扣當期收入所得稅。
意大利政府根據助聽器的種類進行補貼。低端的大功率BTE助聽器, 可以得到634歐元的補貼;再大功率的可以得到717歐元。這兩種情況如果是雙耳驗配,那麼補貼的金額就增加一倍,同時還包括耳膜的製作費用。
比利時還有荷蘭都實行比較複雜的耳鼻喉科醫生的診斷治療制度。私人的助聽器驗配師需要根據耳鼻喉科醫生的建議和要求為用戶進行驗配。試戴一段時間以後(通常為6週~3個月),驗配師需要完成用戶佩戴的詳細報告,交給另一位耳鼻喉科醫生監督評估。在比利時,健康保險由政府授權的保險機構提供,用戶會得到大約25%的助聽器金額的補貼。通常,一對先進的助聽器的金額大約3000歐元,保險機構會補貼750歐元。最高的雙耳驗配補貼金額會達到875歐元,用戶可以每3年更換一對助聽器。
在荷蘭,政府支付的每台助聽器的金額取決於用戶使用的助聽器更新的周期。每5年更新的補貼是460歐元;每6年更新的補貼是600歐元;每7年更新的話,補貼就會高達730歐元。助聽器的零售價格由保險公司設定並監督,助聽器驗配師無權擅自提高價格。通常驗配等候的時間不會超過2個月。
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沒有類似的配給券或是補貼政策應用於成年人,除非他們購買了相應的商業保險。在西班牙,75%的聽障人士如果沒有私人醫生的建議,不會到公立的耳鼻喉專科醫院進行檢查。西班牙的聽力師們正在試圖促使政府實施配給券政策,以此來縮短用戶在私人驗配中心的等候時間。
在英國,基於國家健康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助聽器的驗配是完全免費的。然而等候的時間可能平均會達到47週之久。國家健康服務體系內的聽力師可以為用戶驗配的助聽器種類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用戶選擇私人驗配中心以避免漫長的等待時間,他們需要全額支付助聽器以及相關的服務,還有電池費用和維修費用。而如果是在國家健康服務體系內驗配的話,所有這些都是免費的。
奧地利實行的是綜合保險體系,公民的保險由國家和私人保險公司共同承擔。聽障人士的聽力首先要由醫院的耳鼻喉科專家進行診斷。如果診斷結果建議驗配助聽器,一部分比例的助聽器的費用會由保險支付。支付的金額比例因人而異,通常會達到10%的比例。至於是單耳還是雙耳,需要根據耳鼻喉科專家的處方來決定。通常的原則是,驗配的助聽器的價格不會太昂貴,大部分為基本功能的助聽器。如果用戶需要更先進的助聽器,他們需要自付多餘的部分。這樣的助聽器由私人驗配中心來驗配。等候的時間基本上是幾個星期。
芬蘭政府為公民提供公共醫療服務,聽力保健服務是其中的一部分。助聽器免費提供給用戶,80%的助聽器是模擬機。不過,助聽器驗配的比例(2.2/1000 人口)遠遠低於英國和丹麥(10/1000人口)。公立診所的排隊等候時間一般需要2-24個月,但是會有優先原則,優先驗配年輕的聽障人士以及那些仍舊在職的人。私人驗配中心沒有等候時間,不過在私人驗配中心驗配,沒有政府的補貼、配給券以及報銷。
針對年輕人以及兒童,法國實施的是助聽器公共補貼服務制度。年長的聽障人士需要醫生的處方,然後在有授權的助聽器驗配中心進行聽力檢查。通過助聽器驗配中心出具的證明和醫療單一起,用戶就可以得到補貼。補貼的金額由用戶的年齡還有助聽器的種類決定。根據助聽器的價格還有功能特性,政府補貼的助聽器分為4大類:AD (價格最便宜/功能最簡單~價格最貴/功能最先進)。一個20歲的成年人,社會保障會支付固定金額的補貼:200歐元/每台。年齡不到20歲的聽障人士,補貼的金額從分類A到分類D(900歐元,1000歐元,1250歐元,1400歐元)不等。耳膜製作的補貼單獨計算
鐵元素與聽力的關係
英國學者研究發現,人在步入60歲之後,耳部微血管會逐漸變硬、變窄,紅細胞也會逐漸變硬。變硬的紅細胞容易阻塞微血管,導致耳部微循環障礙,斷絕毛細胞的氧和營養供應,造成老年性耳聾。
補充鐵元素可以擴張微血管,軟化紅細胞,保證耳部的血液供應,能有效地防止聽力減退。故老年人應多吃含鐵的食物。含鐵元素比較高的食物有---瘦肉、動物肝臟、黑木耳、豆類、菠菜等。
老年人如何從食物中補鐵
下列維生素能促進鐵的吸收:
- 維生素C是還原劑,有利於人體對鐵的吸收
- 維生素A有改善機體對鐵的吸收和轉運等功能
- 維生素B6可提高骨髓對鐵的利用
- 維生素B2可促進鐵從腸道的吸收,都可適當補充。
- 含有鞣酸的食物如菠菜、柿子等,能與鐵結合形成難溶的鐵鹽,從而妨礙鐵的吸收。
- 鹼性食物如黃瓜、胡蘿蔔、蘇打餅乾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內酸度,不利於鐵的吸收。
- 乳製品、豆乳製品、花生仁、核桃仁、海帶、芝麻醬、動物肝臟、蛋等食物中含鈣、磷較多,因鈣、磷可與鐵形成不溶性複合物,也可影響鐵的吸收。
- 茶和咖啡中的鞣酸可使鐵的吸收減少75%。所以,進食這些食物時最好與服鐵劑的時間間隔1~2小時。
如果你家的老人最近聽力變差,記憶力也變得不好時,那你可要特別當心了!有可能是他因為內耳毛細胞退化所造成的聽力障礙。
就目前來說,聽力受損在醫學上,並無完全的治療方法,最適合的方法就是以助聽器為輔助工具。根據統計,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大約有25%至30%因為內耳毛細胞退化,而產生聽力障礙。聽力很差的老人因為不能和他人有效溝通,導致這些人老人大多缺乏自信,以致出現焦慮感,造成情緒不穩定、暴躁、易怒、憂鬱、多疑、孤僻、妄想等,甚至拒絕社交、遠離親友。
當老人一旦發生聽力障礙時,家人千萬不要輕忽,積極幫助他盡早接受治療,並且學習使用助聽器,否則等到罹患失智症才戴的話,效果相對會減低許多。這些老人聽力改善後的同時,也重新找回與兒女、親友之間的親密關係。不僅如此,老人家也更因無障礙的溝通,腦力受到刺激而防止老化,有效預防失智現象。
根據「身心障礙者醫療及輔助器具費用補助辦法」規定,內政部對於身心障礙者,制訂申請流程,並設置補助金,其中包括助聽器及各項醫療輔具。希望老人家藉由助聽器恢復原有的聽力,積極參加各項團體活動,擴展自己的生活交友圈,進而培養興趣嗜好。
2012-06-22 健康醫療網
行政院於民國93年11月10日會議通過《醫療保健及照顧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是現階段醫療保健及照顧服務業發展政策的主要依據。按行政院所擬定的方案,就發展願景來看,醫療保健服務業主要在於加強老人對老年慢性疾病防治之健康認知、態度及行為,導引老年民眾建立健康生活型態,並加強發展老年慢性疾病預防保健及照護體系,強化病人自我照護能力,使病人能獲得完整而連續的服務。
關於具體的發展策略及措施,依行政院所擬政策方案所述,首先,在加強預防保健與健康促進方面,主要是普及慢性病防治衛生教育,加強老年人健康促進;建立慢性病預防保健及照護體系,加強慢性病個案早期發現、轉介就醫及追蹤管理;加強社區視力保健服務網絡,早期發現個案、轉介就醫及追蹤管理;建立慢性病預防保健及照護體系;編修慢性病預防及診療指引;研究發展與基本資料建立。
其次是發展觀光醫療服務。補助觀光風景區之醫療院所試辦「觀光醫療示範區」,初期選擇一至二處觀光區先行試辦。第三是提升醫療品質,保障病人安全。主要包括公立醫療機構功能再造;建構以病人為中心之就醫環境;強化醫療院所提供外展服務,關懷社區服務。
第四是發展醫療資訊化。主要在於推展電子化病歷,提升服務效能;籌組醫事機構推動電子病歷輔導單位。第五是落實急性醫療與後續醫療之銜接機制。一是加強辦理醫院出院準備服務;二是加強長期照護管理中心功能。第六是整合照顧服務資源,落實照顧服務管理機制。主要包括整合社政與衛政照顧服務資源;落實照顧管理制度;建立照顧服務資源通報系統;建立照顧服務統計數據,掌握照顧服務發展動態。
第七,充實多元化照顧服務支持體系,全面提升照顧服務品質。定期評估各縣市照顧服務資源發展現況,協助資源較為不足縣市持續開發各類照顧服務資源;開發社區志願服務人力,投入照顧服務體系;推展居家式服務;開發社區式服務;徵求地方政府社區整體照護網絡發展計畫;訂定基本品質規範標準,鼓勵小規模事業團體經營居家式及社區式照顧服務;提供居家式與社區式服務無障礙的交通服務,提高民眾使用意願;制定機構照顧定型化契約範本,保障接受照顧者及機構經營者之權益;建立政府品質稽核監測制度,落實政府管理者角色。
第八,強化照顧服務人力培訓與工作保障,促進照顧服務專業化。研議試辦全責照顧制度,將醫院照顧服務員列入管理;建立照顧服務人力資料庫,強化就業媒合機制,避免培訓人力流失;研議建立照顧服務人力管理機制,協助民間團體成立照顧服務人力管理協會或中心。
第九,適度調整外籍看護工之引進政策與審核機制。定期檢討及評估國內照顧服務供需情勢;建立外籍看護工審核機制與國內照顧服務體系接軌機制,分階段納入各縣市之照顧管理機制,並加強申請聘僱外籍看護工之管理與檢查;強化聘僱外籍看護工之服務品質督導機制;加強查核外籍看護工違法使用。
第十,開發輔具及無障礙空間之使用與發展。鼓勵資訊科技在直接照顧之應用,輔導相關機構或團體試辦遠距照顧服務;推廣無障礙空間觀念與技術的開發與服務;推展無障礙工程技術人力培訓;訂定輔具安全標準。第十一,充實與調整相關法令、措施與規範,促進福利及產業平衡發展。第十二,加強宣導工作,推廣照顧服務資源網絡。
老年社會的腳步一步步逼近,針對老年人應運而生的銀色產業轉為顯學。老人市場商機潛力無限,經建會統計,2001年銀髮產業市場約有兩百四十六億美元,推估2025年將可達一千零八十九億美元。
居家照護走紅 標榜在地老化
目前台灣銀色產業以居家照護產業將成為未來明星。先進國家的長期照護多半發展為社區式的居家照顧服務,讓老人能夠「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在地老化的精神是讓老人家,即使是獨居,也能在家或在熟悉的社區裡終老。現在台灣長期照護的發展也朝這方面進行。彰化縣農會在縣府社會局輔導下,積極投入培訓「在地老化」居家照護人員,針對居家服務、托老以及安養等方向訓練人才。彰化社會局所推動居家服務計畫,目前已有花壇、永靖等六個鄉鎮農會積極投入培訓,兩年內已訓練近兩千位專業照護員。
縣府社會局長許傳盛表示,農村裡年輕人外流,老人人口急速老化,有八成以上老農無人照護,所以才想要與彰化縣農會合作,一方面可協助各鄉鎮農會轉型留住外流人口,另一方面農會可以擴大服務層面,落實在地老化的老人社區計畫。
除此之外,全國也有十一個縣市辦理「在地老化」老人日間照護服務。老人日間照護功能就像一般的托兒所一樣,提供老人一個白天互動的團體環境,一方面減輕家屬的負擔,一方面讓老人留在社區裡安享晚年生活。
經建會也看準在地老化居家照護的商機,目前規劃其成為優先發展產業,預計產業實施三年內可增加二萬人就業機會,六年內約可創造近五萬人就業機會,希望可逐步取代目前高達十二萬名外籍看護工。
養兒難以防老 老人住宅熱門
隨著銀髮社會來臨,也吸引建築、壽險及健康養生等產業投入市場。許多老人漸漸認為養兒防老觀念已經落伍,住安養院或是養生村也許是安享晚年的另一個選擇,所以房地產業者對老人住宅產業多持樂觀態度。
近年投入銀髮事業的開山鼻祖是潤泰集團在淡江大學旁的「潤福新象」,為第一座五星級老人住宅,老人住宅入居的方式相當多元,目前市場上老人住宅大多採用類似租屋的概念,繳交數十萬不等的保證金,而每月另計生活管理費用,平均每月負擔為一萬五千元至三萬元不等,包括膳食等社區內各項服務,如潤泰、台塑均是。
繼潤泰集團、台塑養生村之後,奇美悠然山莊、國寶等集團也相繼投入,未來計畫投入老人住宅產業的企業集團還包括,中信、富邦、遠雄、國泰、新光等,預估在五年內,老人住宅之風將方興未艾。
避免成為負擔 看護保險風行
許多業者更將銀髮產業視為下一波的事業高峰。在未來,老年人是一個無法再忽視的市場,高齡者將成為未來台灣消費的主力族群。

Epoq Streamer可以從手機或MP3播放器上接收音訊資訊,並以120kbps的速率傳送到配備專有磁性耦合鏈接的助聽器上。
一般來說聽力損失是慢慢形成的,所以您可能在平常生活中不會注意到自己是否有聽力損失。以下幾點是比較常見到的聽力損失症狀: • 有時候別人說話聽起來像喃喃自語 • 您可以聽到別人在對您說話但卻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 周遭吵雜的時候很難聽清楚別人再說什麼 • 您的家人或朋友注意到您的聽力可能損失 • 您需要把電視的聲音調更大聲但卻可能會吵到別人 研究報告指出,聽力損失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社交,以及家人和朋友的關係。 尤其是還在工作的人,聽力損失可能會有對工作的負面影響。助聽器是有最新科技的,已能做到很隱形,具設計感,音質自然清晰,並且經過研究證明,助聽器對您的聽力損失及溝通上是有幫助的。 聽力損失的解決方法方案 哪種是最好的助聽器? 現在助聽器的科技非常的成功,有些廠商甚至說,90%的客戶非常滿意他們的助聽器。 這麼高的滿意度,,相信會有人問,“ 哪個助聽器是最好的? ”, 很可惜, 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 助聽器廠商之間所製造的助聽器都有相當接近的水準和技術,所以,對您來說更好的問題則是”哪種助聽器是最合適我的?” 要如何去知道這個答案, 就必須先知到您聽力損失的程度以及您的生活作息. 這個步驟是非常重要去尋找最合適您的助聽器, 而找到專業的團隊則是能幫助您去瞭解甚麼樣的助聽器對您最合適。 |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陳學聖接獲聽障者陳情表示,有聽力師要求聽障朋友選購特定助聽器,否則在評估報告中寫建議不給予補助款。內政部表示,會調查了解。
內政部政風處專門委員吳學勳說,沒有聽力師法的年代,很多身障者不會選購,買了助聽器後沒有使用。政府增加認證機制,幫助聽障者選購助聽器,若聽力師獲取不正當利益,現行法規有規範。
陳學聖今天舉行記者會表示,他接獲聽障者陳情,有聽力師要求聽障者選購特定廠牌的助聽器,否則在「輔具評估報告書」寫不給予補助款。助聽師權力過大,可能與業者勾結收受回扣。
陳學聖表示,內政部應該修法在聽力師與消費者中間,推動一個選配法。聽力師像是醫生,評估聽障者是否需要助聽器,再由好的選配師,依據聽障者的生活習慣、工作環境等選配器材。
2012-05-31【中央社】
針對九十九年「身心障礙者醫療及輔助器具費用補助辦法」,聽障者要申請助聽器等輔具補助金時,必須要有聽力師開立證明。對此,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認為會讓聽力師有圖利特定廠商的嫌疑。內政部則澄清沒有指定廠商,聽力師也有相關規範應該沒有圖利機會。
過去聽障人士只要憑殘障手冊跟助聽器發票,就可以領取內政部的聽覺輔具補助金,但現在卻多了要有聽力師開立的輔助報告書才能請款的規定。對此,國民黨立委陳學聖就質疑,這項規定不僅變相讓聽力師替聽障者決定助聽器品牌,更增加請款的難度。
『因為有些是他已經選了品牌,可是聽力師又說你這品牌不好,你用這個一定申請不到補助』。對此,內政部中部辦公室副主任黃宏謨表示,增列聽力師的規定是因為過去有聽障朋友選購不合用的助聽器,影響補助美意。
『申請政府補助的助聽器,在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內就應該要來經過聽力師做檢驗,來了解你這樣輔具購置使用是符合你的使用目的』黃宏謨也強調,內政部沒有指定助聽器廠牌,對聽力師也有相關規範,認為沒有圖利問題。不過,內政部政風處表示會重新檢討辦法。
內政部擬提高身心障礙者輔助器具補助金,立意良好,卻疑遭有心人士利用,有圖利特定人士之虞。民間團體向陳學聖委員陳情,已有聽障者在選配助聽器時,不願意選配某特定品牌助聽器,竟遭恐嚇「讓你領不到殘障補助款!」
2.聽力障礙會讓您和家人溝通產生困難,而引起您的挫折感嗎?
3.聽力礙會妨礙您和您同事或客戶之間的溝通嗎?
4.聽力障礙會讓您比較不願意去拜訪老朋友、親或鄰嗎?
5.聽力的問題會讓您看電影、聽音樂會歌劇時感到吃力嗎?
6.聽力的問題會讓您和家人起爭執行?
7.聽力障礙會讓您在餐廳吃飯人交談時感到吃力嗎?
8.聽力的問題會讓您看電視、聽收音機時感到吃力嗎?
9. 您覺得您的聽力障礙對個人生活與群體生活有不利的影響嗎?
- 答「常常」每題給4分,「有時」2分,「從未」給 0 分
- 10題分數加起來,分數在 2- 8分者,有輕度聽力問題
- 10- 24分者為中度
- 26- 40分則表示有嚴重聽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