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伯最近講電話,明明對方已用「喊」的了,他還是聽不清楚,直到有天過馬路被摩托車撞倒,騎士辯稱他在後頭已猛按喇叭,老人家卻似聽不到而撞上,才讓王伯伯警覺聽力出問題。 醫師提醒需配助聽器了。不過,王伯伯的兒子翻開報章雜誌,助聽器廣告琳瑯滿目,親戚朋友的經驗也好壞參半,還有人只用了幾天就擺在抽屜裏。
選機型 適合自己最重要
助聽器要好用,選擇適合自己的機型最重要。助聽器可謂超小型擴音器,內部構造大致有麥克風、擴大器、接收器、電池、音量控制等,利用使用者殘餘聽力,依其需求,把聽到的聲音送到大腦聽覺中樞。
類比式助聽器可比擬為傳統卡式收錄音機,它把聲波信號轉換為相對應的電波信號,傳到擴大器,在擴大器內把電波信號放大,再由接收器轉成聲波,因此只是單純的聲音壓縮、放大,有些具有調整音量的選擇,但等於是「把一支可放大聲音的麥克風放在耳朵裏」。
數位式助聽器約十年前引進,可比擬為CD收錄音機或MP3數位播音器,與電波經由數位訊號壓縮、解碼處理,由於加入現代科技,它模擬正常耳蝸的聲音壓縮處理過程,聽到的音質、減低不必要的噪音,以及高低音頻彈性調整等,都較類比式助聽器為佳,是目前助聽器主流。
助聽器要好用,選擇適合自己的機型最重要。助聽器可謂超小型擴音器,內部構造大致有麥克風、擴大器、接收器、電池、音量控制等,利用使用者殘餘聽力,依其需求,把聽到的聲音送到大腦聽覺中樞。
類比式助聽器可比擬為傳統卡式收錄音機,它把聲波信號轉換為相對應的電波信號,傳到擴大器,在擴大器內把電波信號放大,再由接收器轉成聲波,因此只是單純的聲音壓縮、放大,有些具有調整音量的選擇,但等於是「把一支可放大聲音的麥克風放在耳朵裏」。
數位式助聽器約十年前引進,可比擬為CD收錄音機或MP3數位播音器,與電波經由數位訊號壓縮、解碼處理,由於加入現代科技,它模擬正常耳蝸的聲音壓縮處理過程,聽到的音質、減低不必要的噪音,以及高低音頻彈性調整等,都較類比式助聽器為佳,是目前助聽器主流。
減低噪音 數位式是主流
以功能區分之外,市面上助聽器機型也有不少,體積由小而大可分為深耳道型、耳道型、耳內型、耳掛型和開放式耳掛型。
深耳道型可說是最微型化的助聽器,所有元件都可置於耳道,幾乎不容易被看見,但由於機體較小,僅適用於輕度至中度的聽力損失者;耳道型助聽器則比深耳道型助聽器略大,它也是置入在耳道內,它和耳內型助聽器都是塞入在耳內,外觀較容易被看見,但可適用較廣泛的聽損患者。
耳掛型助聽器,有一條聲音連接線掛在耳上,連接耳膜和耳後機殼,可提供更大的放大功率,以及調整音量鈕,適合手指較不靈巧老人家自行調整。至於開放式耳掛型助聽器,外觀如同情治人員所用的耳機,由於外型精巧,大小如同隨身聽耳機,比較沒有耳內配戴助聽器的閉塞感。
市售助聽器的價位,傳統類比式助聽器售價約幾千塊到一萬元,數位式助聽器從一萬多塊到十萬元都有,並非價格昂貴就是好的助聽器,重要的是要依個人生活、工作或學習的需求而定。
何時該戴助聽器?
老人家發覺聽力有問題,便應接受檢查,一方面找出病因,一方面找出聽力損失範圍。透過聽力圖,可診斷個人在低頻、中頻和高頻區所損失的聽力。若檢查發現,雙耳聽力損失已超過25分貝,代表已達輕度聽損,即建議應配戴助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