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檢查是一種客觀有效的方法,但是許多聽力損失的表現卻通過主觀的判斷來決定的。真正有聽力損失的人並非能感到自己有問題,這是開始聽力康復和教育的難題之一。

即便是同樣的聽力損失,人們的感覺也大不一樣,這也是驗配助聽器的關鍵問題。有許多人,雖然有聽力損失,但是自己卻不能接受,反而認為是正常。根據最新的一項美國的研究,年輕人中至少有四分之一人,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聽力狀況,而忽略自己卻患有聽力疾病。


在這項研究中,56名大學學生平均年齡21歲,接受調查,均認為自己聽力正常,但是爾後的聽力檢測卻發現,25%的人有在一個或多個頻率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在這些有聽力損失學生中,7%的損失是在言語頻率之間,會影響正常的交流。


上述研究表明,個人的主觀感受和測試結果並不一樣,判斷是否有聽力損失,最好通過聽力檢查來決定。




三種造成聽力受損的原因

弱聽成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前者多為遺傳,母親懷孕期間受感染或患上某些疾病,或幼兒出生時出現併發症等所致。後天則多為患病、耳部外傷處理不周,或長期處於高噪音環境而造成聽力缺失。弱聽也可細分為以下三類:

1.傳導性弱聽:如外、中耳道或其他傳導組織受到阻塞、破損,導致聲音難以準確傳送至內耳耳蝸,令音質和音量下降。成因包括耳垢堵塞、中耳感染發炎、鼓膜穿孔或聽小骨受損。
2.感音神經性弱聽:負責感應聲音的內耳耳蝸及聽覺神經,一旦感染受損,將直接損害音量及音質。成因除自然老化、內耳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外,強烈的噪音也可震斷脆弱的聽覺神經。
3.混合性弱聽:成因包括傳導性及感音神經性弱聽兩者,如中耳發炎感染令聽力傳導受損,繼而長處噪音環境中進一步破壞感音神經,形成混合性弱聽,其弱聽情況多較嚴重。

早預防免提早老化

預防聽力受損最重要就是遠離噪音環境,如因工作或興趣需要,如建築工人、酒吧侍應、音樂家等,則需配戴耳塞,阻隔過大的聲音。另平日也應避免長期聆聽高聲量音樂,避免聽力提早老化。

此外,部分先天性的聽力缺失,只要孕婦懷孕時能嚴格遵從醫生建議,亦多可避免影響嬰兒。即使不幸患上中耳炎或耳神經出現炎症,只要即時以消炎藥物控制炎症,即可防止耳神經受永久性破壞。另如遇耳膜穿破等外傷問題,亦應盡早以手術修補,免其反覆感染損害聽覺。

聽力如能保護得當,即使年老,聽力也未必會明顯衰退,眼見不少長者仍保持良好聽力。即使已有聽力缺失,只要盡早配戴合適的助聽器,也可回復大部分聽力,維持正常生活。


節錄頭條新聞


技術提供:Blogger.